未好数码网将带领大家一起认识苹果血汗工厂,希望可以帮到你。

苹果百亿订单被抢,郭台铭跌落神坛,富士康最大的敌人竟来自内部

苹果百亿订单被抢,郭台铭跌落神坛,富士康最大的敌人竟来自内部

代工,是我国制造业的一大生存基石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我国大大小小的工厂,就是靠给国外巨头代工起家的,比如现在的代工巨头富士康,就是在那时候积累的技术和资本,后来才拿到了乔布斯iPhone 3G的名单,进而慢慢晋升为代工大王。

可以说,正因为背靠着国外 科技 巨头苹果,富士康老板创始人郭台铭才会有 “给大陆赏饭吃”“不怕大陆,大陆怕他”的底气。

要知道,苹果公司每年在全世界销售的iPhone手机进账数千亿,而目前的iPhone组装订单主要由鸿海富士康、和硕和纬创三家代工厂生产,富士康手握着其中最大的订单量,每年iPhone发布前期,富士康都会抛出高薪大量招工,日夜加班为苹果代工手机,即便被喷成“血汗工厂”也在所不惜。

今年,富士康照常发出了招工通知,但却没有料到苹果那边会突然改变主意,将今年iPhone 13的大单交给了另一家国产代工巨头,郭台铭这回很有可能会从神坛上跌落下来,而讽刺的是,取而代之的对手竟是来自富士康内部!

TA就是立讯精密。现在苹果公司的AirPods几乎都是来自立讯精密代工的。

而立讯精密的前身,就是富士康在香港卖掉的一家代工厂,接手人也是立讯精密的创始人,原本是富士康的一名流水线工人,她的名字叫王来春。

1988年,富士康在深圳的第一家代工厂拔地而起,吸引了当地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,王来春也是其中一。她应聘进入到富士康当流水线工人,一当就是九个年头,并且升职为了课长。

同事们都认为王来春熬出了头,安安稳稳当个课长再过几年说不定就能当厂长,但王来春却在这个时候选择辞职,并且和自己的哥哥共同出资买下了富士康在香港的一家代工厂,把从富士康的流水线和管理方式搬到了立讯精密,并且比富士康做得更好。

2011年,王来春的立讯精密把原苹果供应商联滔电子收购了,顺利进入到了苹果的供应商库中,并且逐步拿下了AirPods的大头代工订单,生意规模越做越大,还上市成为了代工巨头。

恰逢近年来苹果和富士康的关系正发生微妙变化,苹果交给富士康的订单比以往少了很多,甚至苹果CEO库克访华郭台铭都不接见。

而立讯精密则有着多年给苹果代工AirPods的经验,是苹果的重要供应商之一,这回取代富士康拿下iPhone 13的订单也不算意外。

而这回富士康痛失iPhone 13订单,未来还能否稳坐“第一大iPhone代工厂”?郭台铭还能否趾高气昂地说出给大陆“赏饭吃”的话语?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
鸿海精密和富士康的关系 郭台铭是掌门人

富士康控股股东鸿海精密的结构是台湾省上市公司。在其资产中,有4家香港上市公司和将在a股IPO上市的富士康是独立上市的。鸿海精密股权分散目前没有理论上的实际控制人,但其董事长郭台铭通常被视为其“掌门人”。

鸿海的大致架构如下(以下公司由鸿海精密控制,中间涉及多层渗透,此处仅做简要描述。

其实大家认知中的所谓“代工厂”,是指富士康过去在郑州、深圳设立的手机代工厂,主要为苹果提供低附加值的组装代工业务,因毛利率低而被称为“血汗工厂”。此次鸿海精密为了富士康成功上市,将上述存在同业竞争的资产从富士康的体系中剔除,“代工厂”与富士康无关。

根据相关规定,富士康要上市,必须承诺与控股股东鸿海精密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不存在同业竞争。因为主要为国产手机提供低端组装代工的傅志康(华为、小米等。),已经在香港上市,富士康上市就必须把组装代工相关的资产去掉。

过去所谓的“代工厂”,现在在股权结构上已经成为富士康的股东,分别是图中用红圈标出的鸿富锦精密工业(郑州)有限公司、富泰华工业(深圳)有限公司和鸿富锦精密工业(深圳)有限公司。据《郑州日报》报道,仅鸿福金郑州在2016年就生产了1.26亿部智能手机,约占全球智能手机产量的1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