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onyqx100

探索摄影新境界:Sony QX100的非凡魅力

在数码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,摄影器材的革新不断推动着影像艺术向前发展。其中,Sony QX100作为一款跨界之作,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与卓越的性能表现,赢得了众多摄影爱好者与专业人士的青睐。本文将深入剖析Sony QX100的独特之处,带你领略这款镜头的非凡魅力。

一、设计革新:镜头与智能手机的完美结合

Sony QX100打破了传统摄影设备的界限,创新性地将高质量的蔡司镜头与智能手机相结合,为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拍摄体验。这款镜头搭载了1/②3英寸约1820万有效像素的Exmor R CMOS传感器,配合BIONZ影像处理器,即使在低光环境下也能捕捉到清晰细腻的图像。更令人惊叹的是,QX100通过NFC(近场通信)或Wi-Fi技术与智能手机配对,让用户能够直接利用手机屏幕作为取景器,轻松实现远程控制拍摄,大大拓展了拍摄的灵活性与便利性。

二、专业画质:蔡司镜头的光学魅力

提到Sony QX100,不得不提的就是其内置的蔡司镜头。作为光学领域的顶尖品牌,蔡司镜头以其出色的色彩还原、锐度表现及畸变控制能力闻名于世。QX100所采用的卡尔·蔡司Tessar镜头,拥有F①8的大光圈设计,不仅能够在弱光环境下提供充足的进光量,还能营造出迷人的背景虚化效果,让主体更加突出,画面更具层次感。此外,该镜头还配备了9片叶片的光圈设计,进一步提升了背景的平滑过渡效果,使得每一张照片都如艺术品般精致。

三、便携性与实用性:随身携带的摄影大师

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便携性成为了许多摄影爱好者选择器材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。Sony QX100凭借其小巧轻便的机身设计,完美契合了这一需求。无论是日常街拍、旅行记录,还是家庭聚会,QX100都能轻松放入口袋或小包中,随时待命,捕捉生活中的每一个精彩瞬间。同时,其内置的多种拍摄模式和创意效果,如全景拍摄、微距模式、HDR(高动态范围)等,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空间,让摄影不仅仅是记录,更是一种表达个性和情感的艺术。

四、智能互联:摄影新时代的探索

Sony QX100不仅是摄影器材的一次革新,更是智能互联时代的先行者。通过与智能手机的深度整合,它打破了传统摄影的局限,让分享与传播变得更加便捷。用户可以即时将拍摄的照片上传至社交媒体,与家人朋友分享每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。同时,借助智能手机的GPS功能,QX100还能自动记录拍摄地点信息,为照片增添更多故事性。此外,利用智能手机上的各种摄影APP,用户可以进行后期处理、滤镜添加等操作,进一步丰富照片的视觉效果,展现个人风格。

综上所述,Sony QX100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、卓越的光学性能、便携的机身设计以及智能互联的特性,无疑成为了摄影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。

Sony Smart Shot QX系列劝败影片出来了,快来闻香一下

在不久之后,Sony新手机以及Smart Shot(之前爆料时称为镜头相机,倒也贴切) QX系列产品就会出现了。两者都是期待度极高的产品,但后者创意以及关注程度更胜前者(想败指标快破表了XDDD)。影片一开始就暗示了这颗镜头轻盈可随身携带。

好影片,不看吗(  ̄ c ̄)y▂ξ。不过从之前所曝光的相关资讯(可以参考之前写的创新与战略意义以及揭露完相关讯息的文章)影片中我们大约可以得知一些东西:

厂商的确有抓住重点,知道我们对于这样的产品有着什么样的疑虑,所以一开始就示范用法,强调他很好用,只要接触一下就可以用手机遥控这颗QX100了

所透过的程式是「PlayMemories Mobile」。

科科,比较好奇的是在结合的时候要花多久时间

厂商在安装使用上强调了好用以及快速,就等实际产品出来后的表现吧。

至于对焦方式是触控,这基本上也不意外

总是要讲讲感光元件强大罗。

接下来就是厉害的地方了,还特别强调「Take Off」

镜头脱离(伪)本体,能够单独移到特定的地方与角度来拍照,看看这颗镜头,可以伸到隙缝中来拍照(话说……拿相机也还是可以做到这件事呀XDDDD)

不过所拍得的照片也太假,最好那缝缝中可以拍到如此明亮,背景如此开阔的照片。

当然这种东西就是要分享,其实对于这产品有个疑问,就是一拍完后能不能马上上传,这点满重要的,不过看影片有提到这点,至少可以先安心一半。不是拍了后又要经过一段很繁杂的动作然后才能上传。

哈哈,按赞数还不错,没有背离现实。不过如果是正妹拍的话,可能后面多加两个零。

第二次强调了离开(伪本体)的强大应用。

当然还是要总结一下QX100强大特色罗

也不忘提一下手机的强大机能,可以下载你喜爱的app来编辑照片,如此完美结合怎不让人心动呢XDDDD

当然,在影片快要结束的时候,也要附带提一下QX10

比较强的,也就是那10倍变焦吧,不过我想应该也会有不少人考虑这颗,毕竟价位上以及携带上与方便性都比较强一些。

会不会让消费者买单呢?我们很快就会知道了。再晚点我们就会知道详细的产品讯息了(话说其实也知道得了)

↓↓↓↓↓↓加入瘾科技粉丝团,有更多欢乐有趣的科技新闻↓↓↓↓↓↓

 

「开箱」简约低调的华丽——Moto 360 圆表面Smart Watch

其实从市面上第一支智慧型手表(Samsung Gear)到现在已经隔了些日子了,Smart Watch这种一度新颖的装置,虽然还没成熟,但却在亦步亦趋的走向成熟。我最显著的标识就是圆形表盘的智慧型手表终于出现,毕竟手表还是要圆形才像手表呀!

先来说说我对智慧型手表的看法:我觉得一样新装置至少要让人能正常使用才能算是初步成熟,就像Smart Watch一样,至少要让使用者能「把它当正常手表使用」后,才有资格提进一步的功能。而在Moto 360以前的智慧型手表,只有方形表面可选,实际戴在手上,其实看上去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;而Moto 360从宣布采用圆形LCD萤幕起,就一直收到瞩目,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圆形表面和一般手表较相似。因为圆形表面和简约的设计,才让我们能把Moto 360当一只「一般手表」戴着,也是因此小宇才会认为他是第一支「步入成熟」的智慧型手表。

圆形的包装,如Moto360的圆形LCD般特别,上次看到圆形包装盒是在帮Sony DSC-QX100开箱时。

以往的智慧型装置,都以功能为主打特色;Moto 360外盒所印的种种特色中,「精细做工」竟然放在第一位,毕竟手表除了功能外,有饰品功能的外形也很重要。

Moto 360最初只有皮革表带,现在已有金属版可选择。不过看了两者相差100g的重量,小宇还是依然选择了皮革表带,或许以后会换金属表带玩玩看吧?Moto 360的皮革版只有黑色+黑色表身和灰色+银色表身(官方称为Stone)两种,小宇选择了灰色,其实主要是看上银色的本体日后换表带比较好搭配。

其实我在选择时,发现Moto 360灰色流传的图片颜色相当不同,甚至连官方图片都有两种:后来多方查询后才发现,Moto 360银色原本搭配的是右边的灰色表带,但9月底,深灰色表带却被Motorola以左手边的「石色」取代,看来现在要买深灰色版本不太容易呀!实在可惜,因为小宇其实比较喜欢右边的配色。

不过既买之则安之,而且石色表带其实也蛮耐看的!直接来开箱吧,打开包装就看到Moto 360偌大的圆形LCD,实在显眼!左边的盒盖上还贴了泡绵,专门用来保护Moto 360本体的玻璃。

第一眼看到Moto 360,就觉得他比我想的还要有质感!圆形LCD配上Corning Gorilla玻璃,反射出了的光泽十分诱人。没有搭配和Apple Watch相同的蓝宝石,质感上和爽度上来讲,有点可惜;不过其实比起蓝宝石来讲,康宁大猩猩玻璃的技术更加成熟、更加耐摔。

取出Moto 360,一窥真面目!简单的外形,不想一般的科技产品有太浓厚的高科技味,Moto 360整个就是十分简约,如果不是表面中心是一整片黑,其实根本就像一块一般的精品手表。
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「息屏美学」?这是指在萤幕关掉的情况下,能让玻璃呈现一整片纯黑的质感,是近期手机萤幕最流行的设计,iPhone 6、hTC M8等,都有这种设计。Moto 360也不例外,一整片黑的玻璃在灯光的照耀下,真的有种低调而华丽的质感。

没有玩过高级表的小宇,对表带其实不太懂,不过听说Moto 360的表带好像也请了皮革大厂制作;外侧看来微微会反光,可以看到细腻的皮革纹路,质感果然不错。

鉴于我自己对于表带的实际颜色疑惑了一整子,小宇特意将这张图片的色彩调到尽量和表带原色相同。在颜色准确的萤幕下,这张表带的颜色应该相当接近原色(灰色带点淡淡的浅紫色)。

不锈钢表身质感同样优异,光亮的表面能看到淡淡的发丝纹路。Moto 360左侧有麦克风孔,主要是接受Google Now语音信息用;也能下载第三方软体用来偷录音,不过音质满差的。

不论触控性装置多好用,一颗电源键总少不了。Moto 360的唯一一颗按键, 是模仿传统手表的调时钮来设计,按钮外围还有金色饰圈,同样的十分有质感。按钮手感OK,不过你应该不会经常按他,因为Moto 360的所有操作,包含解锁和关掉萤幕,都能靠手势完成。

背面是镜面的塑胶材质,中间有很漂亮的花纹,不过看来应该蛮容易刮伤的?正中间有心跳感测器,旁边的文字说明了Moto 360有IP67防水防尘,防尘级别达到最高,且能在1m以内的水下浸泡30分钟,当然小宇是不会想把Moto 360的皮革表带泡30分钟啦.

前面提到Moto 360的表带略有来头,原来是有百年历史的美国皮革厂Horween Leather出品!

前面就提到了,皮革质感很好。质地则偏软,戴起来可说相当舒适。

有一个固定+一个活动的固定环

表带扣环处也印上了Stainless Steel的字样,同样是质感不错的不锈钢,不过看觉起来和表身不锈钢似乎略有不同。

小宇其实平时不大带表,但初次戴上Moto 360就感到十分舒适,不会有不习惯的生硬感。不过一整天佩戴下还是会出汗,希望长时间下来不要让表带有汗臭味才好。皮革表带为22mm,金属版则有23mm和18mm两种表带可选。

初次佩戴时因为表带材质还偏硬,有点难以塞入固定环中,不过习惯下来后,佩戴就很顺畅了。

不过值得一提的是,几天的佩戴下来,表带已经有皱折了,不知道是不是皮革表带的通病?看看Youtube上的影片,似乎很多Moto 360都有这个状况。

戴上Moto 360!偏大的表面,配小宇的粗手腕刚刚好!不过女生戴表面就略显大了。真的很喜欢Moto 360的圆形LCD配上各式表面,可以根据心情更换!不难发现圆形LCD下方似乎缺了一角?因为其实萤幕不管做得如何,总要留一块来塞排线等元件,这就是不可无缺角的原因。

玩过就会知道,其实Moto 360的「智慧」都是建构在Google Now上。只要对着Moto 360喊出「Ok, Google.」就能启动语音控制了,整个流程几乎都不需要用到手指操控。在提满东西、手忙脚乱、或是骑脚踏车等双手均无空闲时,Moto 360的Google Now功能比手机内建的方便很多!

Moto 360的配件其实也很有看头,除了说明书等文件外,还有无线充电座和变压器一组。

好久没看到充电器和线材一体的充电器了!好在接头是MicroUSB规格,可以和手机充电器混用。

内建充电器输出为5V/550mAh,比起一般手机充电器的5V/2A少一些。

这个充电器才是重头戏。不同于市面上大多的智慧表采用接点充电,Moto 360更加干脆,直接采用了Qi无线充电技术,连接点都不用!整个充电器外形圆润,也用皮革漆整个包起,不会有刮伤手表的疑虑。

背面有MicroUSB充电孔。

正面地步的低调白色LED可以让你确定充电器供电是否正常,当然也可以从手表上看出。

无线充电基本上一定要对准才能充电,基本上只要将Moto 360放入充电座的凹槽中,就能对准充电了!

充电中的Moto 360就像个小闹钟一样,清晰显示著时间和电量。充电器十分精巧,更和Moto 360十分相配,就算只是放在桌上当装饰品,也十分赏心悦目。

充电过程中,其实Moto 360都会维持一个「微光亮度」的标准,在灯光暗时可以轻松辨识时间又不会耗电。因此小宇直接将Moto 360放在床边充电,晚上醒来可以直接就看到时间。

说起来这个无线充电器其实有个致命缺点:无法固定手表,因此无法行动充电。Moto 360的电力虽然一般撑得过一天,但在拿到当天狂玩的情况下,下午五点就没电了。想用行动电源充电,才发现充电座和手表间无法固定,所以无法丢到包里面充电,其实蛮不方便的,尤其是对于小宇这种重度使用者。

要使用Moto 360,手机端一定要安装Android Wear,也可安装Motorola的Connect软体来加强功能。

在Connect的软体中,可以克制化各个表面。包含配色、指针、是否显示日期等等。

甚至可以放上自己拍摄的照片当表面呢!

简单看看Moto 360可以干什么,至于详细的软体我们下次介绍:

听Spotify音乐时,可以看到专辑封面、控制音量、换曲、暂停等。

可以看到Line讯息,甚至使用Google Now语音辨识回复。在双手没空时,这个功能真的很实用。

既然是Google Now,各式各样的提示卡片也少不了。包含天气、到家时间等等。

之前偶尔问Google Now一次Lakers队的比数,没想到从此每次Lakers有新的比赛,Google Now都会提醒我。

Moto 360虽然采用康宁大猩猩玻璃,但表面毕竟会常擦来擦去,可能比手机还容易刮伤,因此决定还是贴张保护贴好了!

市面上已经买得到Moto 360的保护贴了,听说还有玻璃贴!小宇则是选择了官网贩售的保护贴,Made In Japen令人放心。

一包两片保护贴,居然还含了一片圆形擦拭步,好特别啊!

贴保护贴很容易,自己就能下手,这是贴好的样子,镜面依旧光照亮人。

凑静看看,发现其实Moto 360的表面玻璃比起不锈钢略凸起了一些,侧面还有斜边切割,因此保护贴也无法贴到全部。

心得:

其实那么多的Android Wear,究竟为何要选择Moto 360?强大的功能?Google背书?这些都是浮云,其实说到底还是为了圆形表面和造型。手机你可以丑一点,但表是你随时随地戴在手上的配件,不好看点真的不行!目前圆形表面的Smart Watch只有Moto 360和LG G Watch R。连Apple Watch都不是圆形表面。

先从佩戴说起。Moto 360的大小其实已经只和一块大表面一般手表相同,配上舒适的表带,佩戴起来很舒适。49g的重量也和一般手表相同,不会造成额外负担。唯有厚度稍厚,看你能不能接受;还有就是女生带可能会嫌表面略大,当然女生带大表其实也别有味道。

规格方面,Moto 360采用TI OMAP 3的处理器、4GB储存空间、512MB记忆体,和一款低阶手机相近。目前看不太出来手表的规格有什么特别的用处,但我相信随着Play Store上可以下载的Android Wear专属App越来越多,总有些需要用到高运算能力的。

萤幕的话,官方宣称为1.56英吋、320x290的萤幕,细腻度205ppi。不知道圆形的萤幕解析度是如何计算出来的?话说回来实际使用Moto 360时,发现这块萤幕除了解析相当细腻,显示模拟表面就如真的手表外,对比度、色彩等都很棒,黑色底色的画面几乎看不出萤幕亮光。可视角度很棒,各个角度都能清晰看手表的画面。

使用上,Moto 360主要是以手势搭配语音为主。平常只要举起手腕手表就会自己亮起萤幕,而且以特定角度举起才有反应,平常乱晃、或是将手随意放到桌上,表面居然都不会触动,很佩服Motorola开发的演算方法!内建的功能大部份靠Google Now驱动,因此要有一定的英文底子操作起来才会顺,用中文下指令Google只会帮你搜索而已。除了Google Now外,Android Wear其实还有很多其他App能玩,包含遥控相机、录音、游戏甚至浏览器。碍于篇幅,下次软体篇我们再详细介绍 !

电力是我觉得Moto 360蛮致命的缺点。以小宇的超阿宅用法来看,早上7点出门,能不能撑到晚上7点都要看运气。而且无线充电器又不大能搭配行动电源使用,实在不大方便。不过以小宇的重度使用情况都能偶尔称到一天,我相信对于轻度使用者,或是以看时间为主的使用者来讲,称过一天一定没问题,当然第二天就悬了,因此旅行还是要带充电器啊!看来目前Smart Watch还是熟悉于体积,没办法放入容量太大的电池,短时间内,我们只能期待能透过软体的更新,使Moto 360更耐用。

喜欢本文吗?请点击支持:

宅小宇的3C部落格

宅小宇的FB科技手札

有可以设定光圈,快门,感光度的手机吗?

三星Galaxy Camera系列,不过个人看来称之为安卓系统的智能相机比较合适(不能打电话)。

  三星在2012年底推出了旗下第一款搭载安卓系统的数码相机Galaxy Camera,在当时这款相机引起了不小轰动。首先21倍光学变焦在卡片机中就已算名列前茅,其次除了不能打电话外,其余配置与当时三星旗舰级手机Galaxy S3不相上下,更何况搭载的1600万像素1/2.3英寸背照式COMS是当时手机所完全不能比拟的。2013年,又推出了Galaxy Camera 2。

或者用sony的智能机外接镜头。

  QX10和QX100外接智能镜头是与索尼旗舰手机Z1同时发布的配件。看上去这两款产品会误以为是两款小巧的镜头,而内涵并非如此。索尼QX镜头不仅具备镜头单元,同事还内置传感器、影像处理器等配置,可插入存储卡和电池,通过按下快门独立建完成拍照。